首页  >  学团工作  >  学团动态  >  正文

学团动态

延边大学工学院学子赴开山屯镇——探寻工业遗存与红色记忆,助力边疆老区振兴

发布时间:2025年07月09日 15:01   |   点击:

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,7月3日,延边大学工学院举行2025年“求真计划”大学生“三下乡”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动员大会。工学院团委书记蒋君豪、带队教师金昌杰、金叙延及全体实践队员参会。

会上,蒋君豪作动员讲话,强调此次活动是青年学子深入基层、了解国情、服务社会的重要契机,要求队员珍惜机会,发挥专业优势,在服务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中贡献力量,同时严守纪律、确保安全,展现延大学子良好风貌。

带队教师金昌杰、金叙延就实践活动具体安排、调研重点及注意事项详细部署。本次实践团队将赴开山屯镇,围绕文化遗产保护、乡村振兴等主题开展调研,助力边疆地区发展。

7月4日,延边大学工学院“卫国戍边”设计赋能实践团深入吉林省龙井市开山屯镇,以“设计力、学术力、文化力”启动历史文化调研活动。团队聚焦当地工业遗产与红色文化资源,为这座与朝鲜隔江相望,311国道穿镇而过的边疆老工业基地、革命老区的历史文化保护与乡村振兴提供专业智力支持。

详勘工业遗址:留存历史印记,献策活化利用

调研首站,团队于上午9时抵达开山屯镇。开山屯镇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造纸工业基地,现存厂房、烟囱、铁轨等设施诉说着往昔辉煌。师生们对开山屯镇建筑进行了详细考察与记录,并采集了大量影像资料。带队教师金昌杰指出:“这些红砖厂房、工业设施、多层住宅楼、学校遗址是东北工业发展史的实物见证,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。”随后团队与镇区工作人员王老师初步提出系统性保护建议,为后续保护与活化利用奠定基础。

感悟红色文化:深挖革命记忆,优化展陈体验

下午2时,团队走进开山屯镇红色文化展馆。馆内珍藏的历史文物与珍贵照片,生动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当地军民的英勇事迹。同学们认真记录展陈内容,并与工作人员就优化展览空间布局、增强观众互动体验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。金叙延老师强调:“这些红色资源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素材,建议结合现代展示技术,让革命历史更鲜活、更富感染力地呈现。”

调研老火车站:见证城镇变迁,构想特色空间

调研期间,建于20世纪30年代且融合中、日、俄元素的建筑风格的开山屯镇老火车站成为团队重点考察对象。师生们对站房进行了细致的考察,并探访了当地铁路退休职工,深入了解其历史价值。团队成员姜同学表示:“老火车站不仅是重要的历史建筑,更是开山屯镇发展变迁的‘活化石’。

政府高度重视,期待深化合作

开山屯镇政府对此次专业调研活动给予高度评价。当地工作人员表示:“延边大学师生带来的专业视角和宝贵建议,为我们推进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开拓了新思路。期待未来能在工业遗址保护性开发、红色旅游资源挖掘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的校地合作。”据悉,团队将系统梳理调研成果,完成《开山屯镇老工业遗址复原方案》并提交当地政府,作为决策参考。

本次活动为开山屯镇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注入 “设计力、学术力、文化力”。组织青年学子深入边疆实践调研,既提升当地文化遗产保护水平,又让年轻一代认识到东北地区历史文脉的独特价值及保护传承意义。高校与边疆地区的深度互动,彰显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、助力兴边富民的作用,为探索边疆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模式,也为培养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青年搭建重要平台。

撰稿:姜凯峻 一审:金昌杰 二审:韩顺玉 三审:宋顺宗

出征仪式

合影一

合影二

现场照片